查询配资平台 玉皇大帝的起源,他是如何成为众神之首的?
玉皇大帝是中国神话中最为人熟知的神灵之一查询配资平台,无论在传统民俗中,还是在影视作品和小说里,他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。作为“神仙中的皇帝”,玉皇大帝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由于各地习俗和不同版本的影视或小说描述,关于玉皇大帝的形象和故事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。
对于上一辈人来说,玉皇大帝是“天公”,是众神之首,是至高无上的神明,代表着公正与权威。大家会顶礼膜拜他,认为他主宰着所有的天命,身处“天”的高度,象征着我们敬仰的“老天爷”。
然而,在受《西游记》影响的群体中,玉皇大帝的形象就显得有些“窝里横”,在孙悟空闹天宫时,他竟然吓得躲在桌子底下,急忙求如来佛祖来解救。这个情节其实是86版《西游记》电视剧中独有的设定,与《西游记》原著不太一样。
展开剩余74%而对一些受网络小说(特别是洪荒流小说)影响较深的朋友来说,玉皇大帝的形象更是颇具戏剧性。在这些小说里,他往往被描述成道祖鸿钧的“侍童”,被任命为天庭的主宰。在一些小说中,玉皇大帝要么唯唯诺诺,要么心机深沉,常常不具备正面形象。
不过,如果我们追溯玉皇大帝的历史和神话起源,实际上,他的形象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了。当时的神明被称为“帝”,是商朝人信奉的至高神和祖先神。人们会在做任何事之前向“帝”祈求指引,“帝”是高于天的存在,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。
到周朝时期,虽然依然崇拜“帝”,但周朝推翻了商朝,因此将“帝”与先祖神的部分去除,改为“昊天上帝”,即我们所说的“老天爷”。昊天上帝代表着天命和规则,是一种无情感、无偏袒的至高存在。然而,昊天上帝并非玉皇大帝。
到了南朝时期,陶弘景在《真灵位业图》中首次提到“玉皇道君”和“高上玉帝”这两位神灵,这些神灵被列为道教神灵,也是玉皇大帝形象的雏形。
隋唐时期,玉皇大帝的信仰已经逐渐流行,许多文人诗歌中也出现了对玉皇大帝的崇拜。例如,白居易的《梦仙》就提到了“仰谒玉皇帝,稽首前至诚”,李白的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》中也写到“入洞过天地,登真朝玉皇”。
到了宋代,道教大力兴盛,玉皇大帝作为道教神灵,逐渐取代昊天上帝,成为至高神,位居三清之下。这一时期,玉皇大帝成为了朝廷祭祀的对象,道教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提升。朱熹在《朱子语类》中曾提到,昊天上帝位于天,而玉皇大帝只是道教的神灵,两者有本质区别。
在明朝,商辂在《商文毅疏稿》中指出,昊天上帝代表真正的“天”,而玉皇大帝只是道教神灵,祭天的仪式不应与祭玉皇大帝相混淆。因此,玉皇大帝的地位有所下降。然而,民间已经普遍认为玉皇大帝就是“老天爷”,因为昊天上帝作为民族神话的角色,通常不属于宗教神祇,所以普通百姓并没有资格祭天,他们更习惯祭拜玉皇大帝等宗教神灵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玉皇大帝的起源实际上是为了将神权置于世俗政权之上,作为对皇权的一种“象征”。玉皇大帝的形象最终形成,是由“玉皇道君”和“高上玉帝”这两位神灵的融合演变而来的。根据道教经典《高上玉皇本行集经》的记载,高上玉皇原本是三清祖气转化而成的神灵。传说中,净德国王和宝月光皇后一直没有孩子,祈求上天赐予子嗣,元始天尊和黄老帝君便将祖气化作他们的孩子。这个孩子天生聪慧、仁爱,深受百姓爱戴,继承王位后他选择禅让,修道悟天。最终,他历经数千劫,成为玉帝,统领众神。
尽管这些故事中的细节似乎有些拼凑的感觉,但作为神话传说,这种借鉴和融合是十分常见的。毕竟,神话世界的构建总是充满了想象和多重解释的空间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查询配资平台 阿德耶米:我已连续五场比赛表现不错,但还不能说是稳定状态
- 下一篇:没有了